首页

SM免费论坛

时间:2025-05-23 20:50:15 作者:兼职拍照日薪300竟是间谍陷阱?国家安全部提示 浏览量:85250

  中新网北京4月17日电(记者 邢蕊)14日上午10点10分,随着“关门兔”抵达终点,2024年北京半程马拉松正式完赛。

  “后面还有人”,伴随着现场志愿者的喊声,一位身着白T恤、黑短裤,身形微胖的男子从远处跑来。虽然气喘嘘嘘,但他仍以跑步的姿态冲过终点。身后的计时牌显示:3小时10分钟47秒。

  这样的成绩距离罗子科赛前给自己设立的2小时45分钟的目标有一定差距。“虽然心有不甘,但这也算对我的一种磨练。”赛后接受采访,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遗憾。

  罗子科赛后展示国旗。中新网记者 邢蕊 摄

  不过对罗子科而言,能够跑完全程并非易事。他的外形与大众印象里马拉松参赛者的形象相去甚远。“今天比赛,很多人看着我的身材说我不像‘跑马’的。但我愿意挑战和寻找一些不可能的事情。”

  作为一名业余跑者,罗子科的跑龄并不算长,他跑步的目的很简单:为了减肥。从2023年1月开始,罗子科每周都保持着规律训练:一周跑三到四次,一次跑40多分钟。他向记者透露,从开始跑步至今,他的体重从300多斤下降到100多斤,“减掉了近200斤重量”。

  受体重限制,罗子科刚开始跑步时不会刻意追求速度和距离。不过随着配速提高,他有了参加马拉松的想法。

  “家人觉得我体重基数大,不建议我参加。但别人能做到,我觉得自己也可以。”从难度更小的线上马拉松开始,罗子科踏上了突破自己的“赛道”。

  受访者供图。

  去年5月,他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场线下马拉松。20公里的距离,罗子科用了2小时21分56秒。成绩排名算不上靠前,但完赛那一刻,他实现了对自己的承诺——挑战不可能。

  这是罗子科在采访中反复提及的一句话,不仅仅是在马拉松赛道上,在生活中,“挑战不可能”也是他的信条。

  罗子科出生在莫斯科,父亲是俄罗斯人,母亲是中国人。6岁那年,他跟随父母回到国内生活。面对文化、语言、饮食上的差异,初来乍到的罗子科很快适应了新的环境。2008年,他转到北京上学。恰逢北京奥运会举办,罗子科参观了鸟巢和水立方,也开始感受到这片东方土地的魅力。

  今年北京半马开始前,他在朋友圈写下:“我要与16年前的自己见面了,也许这就是黑白世界的最高境界。16年前的我,我来了。”

  时光逆流而上,现在的他与曾经的他在奥林匹克公园“相遇”。改变的是容颜,不变的是突破的决心。“跑步是自己的事情,挑战也是自己的事情,哪怕别人指指点点,但他们没有体会这个过程,就不会感受到我的痛苦和喜悦。”

  北京半马结束后,罗子科掏出一面五星红旗,他说:“能在这里参加比赛很荣幸。我在北京留下了太多回忆,对这里也有特殊感情。未来有机会,我还要继续挑战不可能。”(完)

  (应受访者要求,文中姓名为化名)

【编辑:付子豪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江西湖口“晒秋”进校园 小学生农耕运动会趣味足

经济实现量质齐升。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近三年年均增长6%以上,去年达到9.2万亿元,万亿级城市达到3个;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超51%、同比提升超3个百分点,经营主体达到1474万家;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深入实施,济南、青岛都市圈获批建设。

王毅新春首访 为什么是欧洲?

当然,我们也该看到,今年的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11月15日至17日在美国旧金山召开。在这一有关经济的重要会议召开之前,中美之间准备在军控方面聊一聊、谈一谈,总有着不小的积极意义的。

“我们对中国的发展充满期待”(两会·读懂中国)

此次大赛由中国汽车摩托车运动联合会指导,中共河津市委、河津市人民政府及运城市体育局联合主办,吸引了来自全国20多个省份及泰国的60余名摩托车手和80余名汽车车手参赛。赛事期间,这些顶尖选手展开激烈角逐,为观众带来一场场速度与激情、技巧与博弈的视觉盛宴。

王金平成立智库 称晚年致力于台湾和谐、两岸和平

8岁那年,张含亮的二哥带她赴武威体校求学,从此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习武之路。虽然是全校年纪最小的孩子,但张含亮每天在常规训练后,还要给自己“加餐”练习。

巴布亚新几内亚总理马拉佩会见王毅:在任何情况下都坚持对华友好合作

许多年前,余佩珊曾说,她无意继承父业,不想和父亲处在同一领域,活在父亲的影子之下。“在父亲去世后,我越来越怀念他,也开始写诗,更加注重文化的传承。回想起来,我其实一直喜爱文学创作,还是离不开父亲对我潜移默化的影响。”在近日于福建厦门、江苏南京举办的“2024两岸文学论坛暨青年文学交流活动”期间,余佩珊对记者说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